國內白糖在政策的呵護下,基本與國際市場脫鉤,在此環(huán)境下,國內的蔗農(nóng)、糖廠、國家發(fā)改委和消費者之間的“博弈”決定著后期糖價的走勢,而在其中尋找到平衡點,是白糖市場目前行情的運行方向。首先要維持蔗農(nóng)的積極性,其次要維護糖廠的利潤,之后才輪到考慮消費者的感受,這就是當前白糖市場的格局。因此,目前你很難判斷糖價漲到哪里才合適,但下跌是絕對不允許的,蔗農(nóng)和糖廠必須被保護。
美國大豆的種植面積沒有預想中那么大,這導致美豆和豆粕全面反彈。大豆的成本當然是決定豆粕價格的最關鍵因素,但從階段性來講,油廠的加工利潤可以決定短期豆粕價格的高低。筆者還是認為,大豆價格向下的局面難以改變,加上油廠遠期加工利潤豐厚,因此等粕價反彈一段時間后,可以尋找賣出豆粕的長期機會。
因為嚴格限制進口,加之外棉的價格還不夠低,配額外加收40%的關稅進口沒利潤,因此國內棉花價格再次下跌的空間不會太大。棉花下跌,核心還是質量差導致的。仔細想想,中儲棉庫里的棉花,質量大部分都不好,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“不存在”,特別是對高等級棉花完全無法構成任何利空影響。等到棉紡織市場開始需要使用中儲棉的棉花時,棉市一定會是大牛市,因為你會發(fā)現(xiàn)這1000多萬噸的貨因為質量問題其實不能構成實際供應壓力。
國內股市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了根本改變,基本上可以斷定不太可能“從哪里起來再回到哪里去了”,也就是說,可以從5000點回到3000點,但再從5000點回到1600點是絕無可能了,螺旋式上升的局面已經(jīng)形成。這符合歷史發(fā)展規(guī)律,這是當前的股市與過去的根本區(qū)別。